首页 > 资讯 > 评论

新能源汽车2.0时代,中外合资的厂商能顺利跑起来吗?

来源:网络 责任编辑:小柯

  来自全国乘联会的数据,今年前7个月,中国品牌SUV销量为309.3万辆,同比增长23.66%,占据的市场份额高达59.3%;不仅如此,在这两天热度爆表的2017成都车展上,共展出116个品牌、63款车型,其中SUV车型占据一半以上。SUV车型无疑已是国内乘用车市场的大热门。

  同样火爆的,还有新能源车型。从今年二季度开始,新能源汽车推广目录包含车型数量大幅增加,补贴发放到位以及新版双积分制的推出,新能源汽车市场逐步回暖。数据显示,国内新能源乘用车今年1-6月累计零售9.9万辆,同比增长14.1%;今年7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5.9万辆和5.6万辆,同比增长52.6%和55.2%。

  新能源汽车作为一个新兴业态,不但改变了汽车行业的发展模式,还带动了信息技术、物联网、能源、材料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发展。同时,受大环境引领和市场刺激,新能源领域已成为各家车企的必争之地。

  “本地媳妇外地郎”

  今年5月23日,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关于收到《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大众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合资生产纯电动乘用车项目核准的批复》的提示性公告,进展了一年多的江淮大众项目,终于得到实质性落实。

  根据江淮和大众的合作内容,双方合资期限为25年,项目选址合肥,江淮汽车和大众中国分别以现金方式出资100000万元,总投资约为50.61亿元,将建设年产能10万辆的纯电动乘用车基地,2018年全新自有品牌的纯电动SUV车型将上市。大众在中国的第三家合资公司落地,江淮也成为又一家拥有外资合资伙伴的本土车企。

  随后在7月5日,北汽集团与戴姆勒签署了新的框架协议,北汽与戴姆勒将共同投资50亿元人民币(约合6.55亿欧元),在北京奔驰建立纯电动车生产基地及动力电池工厂,引入梅赛德斯-奔驰品牌的纯电动车产品。

  根据双方意向,2020年北汽集团和戴姆勒集团将在北京奔驰投产纯电动车,为此双方共同注资,建立纯电动车生产基地,同时开展动力电池的本土生产和研发,并采用国产电芯。

  福特汽车也于上周宣布:已经与安徽众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双方将为中国消费者提供采用自主品牌的纯电动汽车,合资双方将各持50%股份。至此已是福特在中国投资的第三家合资公司。

  根据福特官方信息,新建合资公司将集纯电动乘用车的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于一体,后期将推出采用由合资公司拥有品牌的纯电动汽车产品。同时,福特透露,计划在未来五年内在全球市场推出13款电动汽车,包括一款将在亚洲、北美和欧洲上市的全新纯电动小型SUV。

  戴姆勒联姻北汽、大众牵手江淮,福特迎娶众泰,车坛巨鳄接连在华建立电动车产业基地,海外车企巨头们加快了在中国布局电动汽车市场的动作。一时间,国内汽车行业似乎有如进入“新能源合资2.0时代”的趋势,一场刺刀见红的市场争夺战,仿佛正风雨欲来。

  政策双向激励,倒逼行业发展

  目前美国通用、福特,德国的大众、宝马,日本的丰田、本田,以及韩国的现代和起亚等都在下大力气加速研发,推出新一代新能源汽车。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地区,新能源汽车市场正在蓬勃发展。现在很多汽车品牌都在积极寻求在中国的电动汽车发展之路。

  究其原因,是因为中国目前已是全球新能源汽车增速最快的市场。数据显示,去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为32万辆,约占全球销量的41%,销量同比增长87%,远大于40%的国际总体增速。同时,中国已成为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最快的国家,中国新能源汽车的资源供给能力也是世界第一。

  另据人民日报援引美国波士顿咨询公司在一份研究报告中的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未来10年中国会有500万辆电动汽车上路行驶,大约相当于同期新车总销售量的7%。迅速扩容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吸引了汽车企业、电动车企业纷纷进入市场,大展身手,

  除了正面的市场利好,另一方面,受制于国家新提出的“双积分办法”,各路车企们还面临着严格的负激励。

  “双积分办法”是今年6月13日国务院法制办发布的《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提出将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CAFC)和新能源汽车积分(NEV)进行“并行”管理的机制。

  即针对中国境内传统能源乘用车年产量或进口量大于5万辆的乘用车企业,推出新能源汽车积分的年度比例。2018年至2020年,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要求分别为8%、10%、12%。简单讲,就是车企必须生产和销售足够多的电动车和插电混合动力车型来累计积分,未按要求的车企将面临处罚。

  有分析认为,未来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模式,将从依赖国家和地方的补贴政策,变成由政策这只“推手”倒逼车企改变自身新能源汽车发展模式转变。

  新能源汽车2.0时代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各地在建的新能源汽车项目超过30个,新能源汽车生产厂家170余家,整体产能超过300万辆。而根据我国此前发布的《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国家原本的规划是到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年产销达到200万辆。

  国家近期发布的《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称,到2020年将建设“四纵四横”城际电动汽车快速充电网络,新增超过800座城际快速充电站。新增集中式充换电站超过1.2万座,分散式充电桩超过480万个,满足全国500万辆电动汽车充换电需求。而国家能源局发布的《2017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提出,2017年内计划建成充电桩90万个。其中,公共充电桩10万个,私人充电桩80万个。

  今年6月,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发布《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7年修订)》,明确指出未来将不限制合资新能源汽车企业的投资名额限制。同时,新修订通过的《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已于今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新规定从企业设计开发能力、生产制造能力、售后服务能力和产品技术性能、质量保证能力等方面提高了准入门槛,并强化了安全监管要求,可以有效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

  本月中旬,人民网的消息称,全国范围内正逐步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专用号牌,到明年上半年,我国所有城市新能源车将全面启用专用号牌。从宏观战略,到民生日常,国家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决心可见一斑。

  分析认为,国家对于新能源车的扶持和补贴,以及产业技术的逐步完善,使得新能源汽车成为外界打破传统汽车行业壁垒的最佳入口。然而,不同于扩充产品线就能蹭上热点的SUV车型,新能源车要想要“叫好又叫坐”,各路参赛者恐怕得在“2.0时代”好好角力一番。

相关阅读

如今在汽车圈,如果你不知道马上要出台的“双积分”政策,那你就OUT了。跨国汽车公司也分为两种:一种是具有纯电动汽车基础的,如大众、宝马、奔驰、日产、通用等。而后一种跨国汽[详细]
8月底,北京现代因多重原因导致供应商停止供货,致使旗下4家工厂停止生产,同时生产方与供应方的采购合作暂时中止。优质货源难寻找成本增加. . . . . .这些问题都成为采购环节的[详细]
近年来,随着混合动力、插电混合动力、纯电动以及燃料电池车概念的发酵,让人们认为新能源将会是未来的核心,前途光明,也因此有人因而抛弃传统发动机,认为“发动机是熟透了的技术”[详细]
政策,禁售燃油车随着各国燃油车禁售令的颁布,零部件供应商正在慎重考虑发展电动车可能会给欧洲汽车产业带来的影响。欧洲汽车零部件供应商联合会( CLEPA )主席罗伯托·瓦瓦索里( [详细]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动力电池PACK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分析报告》整理数据显示, 2015年中国动力电池产值380亿元,同比增长262% ,产值接近数码锂电池。未来5年我国新能源汽[详细]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我们

中华消费在线 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中华消费在线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