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评论

《动力电池蓝皮书》究竟有哪些权威看点

来源:互联网 责任编辑:小红

  我国的动力电池产业已经成为一个大产业。据粗略估算,2016年中国的动力电池上下游产业规模接近5000亿。在这样规模的产业背景下,资本介入需要正确的发展路径,政策引导需要真实的产业心声;而企业健康发展需要一份高价值的行动指南,媒体宣传报道更需要一个高可靠的产业内参。这也是中汽中心《动力电池蓝皮书》发布两周以来,受到业内人士高度重视和赞扬的原因。

  《动力电池蓝皮书》是一本记录和反映中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发展历程的年度报告,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依托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产业联席会,组织行业专家、企业代表共同推出的行业编年史,2017年首次出版。

  “大数据”记录产业发展足迹

  《动力电池蓝皮书》第一册共策划了五大板块内容“总报告、产业篇、政策篇、探索篇以及附录”,内容全面而又详实。在“附录”里,基于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对动力电池产业独家的研究数据,整理形成了产业数据表,读者可以更方便、更直接地从量上看出产业的发展情况。

  不少业内专家也对《动力电池蓝皮书》给予充分肯定。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主任肖成伟说:“我查看了书中的数据,是准确可靠的,是一本权威的‘皮书’,方便业内人士及学术机构查询。”

  “产学研”深度剖析发展内涵

  实干家总是能从纷繁复杂的现象中,以简洁凝练而又内涵丰富的语言,揭示事物本质。而《动力电池蓝皮书》就汇聚了这样一大批产学研相关领域的改革家、实干家,客观地反映了我国动力电池行业的发展情况,讲成绩,谈问题,提需求,有政府的导向,也有企业的声音,保障了信息沟通的客观性和全面性。

  比如王秉刚、衣宝廉、吴志新等新能源行业专家学者提出的动力电池相关问题,都是《动力电池蓝皮书》所记录和梳理的内容。而由深圳吉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阳如坤撰写的《2016年动力电池装备智造产业发展报告》则显得更加接地气。报告从产业整体情况、行业布局、技术发展、国内外对比及发展趋势五个方面对我国锂电装备行业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在“产业的技术发展情况”一节中,更是对从浆料制备到电池PACK的完整制造链条进行了深刻详尽的阐述,是一份不可多得的参考资料。

  做持续、前瞻的行业内参

  一本权威的行业报告,除了要全面总结经验启示外,还要对行业热点问题以及未来发展有所探究。在《动力电池蓝皮书》“探索篇”中,作者就对动力电池回收和燃料电池的发展现况和趋势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阐述,极具参考价值。

  对于这样一本行业“宝典”,大家当然都希望《动力电池蓝皮书》能够长期办下去,方便掌握业内发展情况。而对于明年的出版,业内专家高度期待,也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中美清洁汽车联盟(中方)办公室主任杜玖玉认为,燃料电池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动力电池蓝皮书》中关于燃料电池的数据还是比较全面的,希望未来能够更细分更前瞻。

  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动力电池蓝皮书》名誉顾问陈立泉院士指出: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出现不可逆转的拐点,结束了导入期,稳步进入成长期。而《动力电池蓝皮书》一书的初版发布,无疑将有助于动力电池产业管理部门、研究机构、动力电池及上下游企业、社会公众等了解中国动力电池产业发展的最新动态,为政府部门出台产业相关政策法规,为企业制定相关战略规划提供必要的借鉴和参考,并最终进一步促进我国动力电池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相关阅读

如今在汽车圈,如果你不知道马上要出台的“双积分”政策,那你就OUT了。跨国汽车公司也分为两种:一种是具有纯电动汽车基础的,如大众、宝马、奔驰、日产、通用等。而后一种跨国汽[详细]
8月底,北京现代因多重原因导致供应商停止供货,致使旗下4家工厂停止生产,同时生产方与供应方的采购合作暂时中止。优质货源难寻找成本增加. . . . . .这些问题都成为采购环节的[详细]
近年来,随着混合动力、插电混合动力、纯电动以及燃料电池车概念的发酵,让人们认为新能源将会是未来的核心,前途光明,也因此有人因而抛弃传统发动机,认为“发动机是熟透了的技术”[详细]
政策,禁售燃油车随着各国燃油车禁售令的颁布,零部件供应商正在慎重考虑发展电动车可能会给欧洲汽车产业带来的影响。欧洲汽车零部件供应商联合会( CLEPA )主席罗伯托·瓦瓦索里( [详细]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动力电池PACK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分析报告》整理数据显示, 2015年中国动力电池产值380亿元,同比增长262% ,产值接近数码锂电池。未来5年我国新能源汽[详细]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我们

中华消费在线 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中华消费在线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